搜索
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正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Deutsch
  • Español
  • Français
  • Magyar
  • 日本語
  • 한국어
  • Монгол хэл
  • Âu Lạc
  • български
  • Bahasa Melayu
  • فارسی
  • Português
  • Română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ไทย
  • العربية
  • Čeština
  • ਪੰਜਾਬੀ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తెలుగు లిపి
  • हिन्दी
  • Polski
  • Italiano
  • Wikang Tagalog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
  • 其他
  • English
  • 正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Deutsch
  • Español
  • Français
  • Magyar
  • 日本語
  • 한국어
  • Монгол хэл
  • Âu Lạc
  • български
  • Bahasa Melayu
  • فارسی
  • Português
  • Română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ไทย
  • العربية
  • Čeština
  • ਪੰਜਾਬੀ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తెలుగు లిపి
  • हिन्दी
  • Polski
  • Italiano
  • Wikang Tagalog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
  • 其他
标题
文稿
实时播放
 

正念与无我:麦彭仁波切(素食者)藏传佛教文集摘选(二集之二)

2022-09-01
摘要
下载 Docx
阅读更多
「作为投射自我的基础的五蕴本身是多重且无常的。我们可能会认为有一个自我是永恒的,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来自过去,并将进入下一个阶段,而这个自我在某种程度上是统一的。然而这些想法不过是设想,是建立在各种聚合的基础上;没有现实的基础。因此认为『我是』的心是自我执着。它所执着的对象就是我们所说的『自我』。就像把一条彩绳误认为是一条蛇一样,我们只是简单地把自我的想法投射到聚合体上,而自我实际并没有真正的存在。理解这一点就是无我的观点。」

「简而言之,执着于一个『我』是一切精神困扰(烦恼)的根源,是轮回(出生、死亡及再生的循环)的根源。它的解药是了悟个体的无我,这就像解脱之道的根源。透过对空的完整观察,我们明白了所有现象是如何缺乏真实的存在,从整体上克服了认知上的模糊—因此它是大乘佛教之道的根源。我们必须持续完善自己的观点,直到我们对伟大的平等有一种深刻而稳定的肯定,那是不可言说的法界,在这平等之中,空无及依赖的本源是不可分割的。」

「这个阶段的信念相当于静坐后所体验的对虚幻的确信。虽然它代表了对大乘佛教积极的知识的掌握,但它本身没有资格看到真正的法界,伟大的中道超越了概念性的阐述,必须透过自知意识来理解。因此,我们必须在空间般的自由中产生一种特殊形式的确定性,从概念的阐述中直接看到不可阐述的合一的实际状态。然后我们必须实行一种静思的平衡,在这种平衡中,所有基于反驳和证明思想的哲学观点都彻底消失。据说这标志着透过研究和反思而形成的分析观点的完善。」
观看更多
所有分集  (2/2)
观看更多
最新
2024-12-26
141 次观看
2024-12-26
2 次观看
2024-12-25
99 次观看
2024-12-24
363 次观看
分享
分享到
嵌入
开始时间
下载
移动端
移动端
苹果
安卓
用手机观看
GO
GO
Prompt
OK
App
扫描二维码,下载应用
苹果
安卓